媒體聚焦 國檢集團:識大勢 謀大局 干大事 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檢驗認證集團 |
|||
|
|||
“識大勢 謀大局 干大事”,這是對國檢集團高質量十年發展的準確描寫。近日,《中國建材報》對此作了專題報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檢集團是如何在“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檢驗認證集團”的征程上奮斗的。 識大勢 謀大局 干大事 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檢驗認證集團 國檢集團高質量發展十年側記 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十年,是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十年,是踐行新發展理念,全面開啟深刻變革的十年。作為國家質量管理“體檢證”、市場經濟“信用證”、國際貿易“通行證”的檢驗認證產業,也在這過往的十年里不斷改革創新,優化自我、壯大自我,形成了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檢驗認證市場,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行業影響力、風險抵抗力的檢驗認證民族品牌,為建設質量強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 時代洪流滾滾向前,誰能勇立潮頭? 作為我國檢驗認證行業的重要一員,中國國檢測試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檢集團)識大勢、謀大局、干大事,乘國家產業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之東風,在變革中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把企業發展成功融入到黨和國家發展的浪潮中,取得了營業收入翻6倍的佳績,探索出了一條從專業性檢驗認證機構向綜合性國際化檢驗認證集團轉變的全新道路。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2011年,隨著國家相關部委有關加快國有檢測機構整合、促進行業結構升級的系列政策接連出臺,有序開放檢測市場、消除條塊分割的改革方向越發清晰,國檢集團憑借敏銳的洞察力,深刻認識到這正是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自身規模的戰略機遇期。在隨后的五年里,該公司堅持“以技術研發強能力,以資本并購壯規?!钡陌l展思路,快速完成原中國建材集團旗下檢測機構的資源重組,構建了統一的檢驗認證平臺,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并于2016年1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A股首家集檢驗認證于一體的國有控股企業,也由此邁入了歷史性的發展新階段。 十年來,國檢集團堅守戰略定力,科學謀劃戰略路徑,圍繞“跨地域、跨領域”發展戰略,適時抓住機遇,加大投資力度,創新合作模式,快速實現業務拓展與全國布局。截至目前,該公司成員單位已從十年前的12家快速增長到目前的63家,機構覆蓋全國2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基本實現了全國布局。而在業務領域上,國檢集團也已由單一的建材、建工檢驗認證機構發展成為業務涵蓋環境檢測、食品農產品檢測、計量校準服務、實驗儀器與裝備等諸多領域的綜合性檢驗認證集團。2021年11月8日,公司名稱正式由“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國檢測試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十年來,國檢集團以需求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面向市場要效益。著力構建全產品線、全產業鏈、全服務維度、全服務手段的“四全”生態型業務架構,打造檢驗檢測、認證評價、檢測儀器及智能制造、計量校準、科研及技術服務五大業務平臺。新增CATL資質、水利工程質檢5甲資質、放射衛生甲級資質、醫療機構執業許可,中國綠色產品認證與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資質、VCS、GS黃金標準和ISO14064審定核證等多項資質,每年向社會提供各類第三方合格評定報告/證書近百萬份。 央企姓黨,國企為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國檢集團深刻認識“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引領、保障作用,始終心系“國之大者”,堅持科技創新驅動,人才引領發展,持續為解決“卡脖子”問題、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自身價值。 十年來,國檢集團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聚焦黨建和經營業務深度融合。全面加強黨的引領,強化黨的建設,成功創建“全面從嚴治黨標準體系”,有效提升集團整體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水平,榮獲2018年“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重要作用,深入推進黨委中心組學習成果的轉化,重點結合公司發展中科技創新機制、人才培養、三精管理、信息化、績效考核等開展專題研討,實現黨建、經營的深度融合。 十年來,國檢集團以科技為先導,以項目為依托,圍繞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碳達峰碳中和、材料基因工程、智能制造等技術需求,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累計完成與在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余項,有效解決“超高溫極端環境力學測試”“建筑室內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污染源散發機理及控制技術”等同國家安全、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共性技術難點,加速推進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以上獎勵40余項。 十年來,國檢集團持續探索“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發展思路,積極履行標準責任、不斷拓展標準業務、持續加強標準研發、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累計主持發布與在研ISO、IEC國際標準16項,國家、行業、地方及團體標準700余項;取得授權知識產權1300余項。同時通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建材行業十大科技突破領軍人物等專屬人才計劃,培養凝聚了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和國際視野的科技領軍人才,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創新品牌。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企業發展離不開自身的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但同樣離不開與國家戰略的同頻共振、與時代潮流的同向而行。 十年來,國檢集團集中力量做好國家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服務保障工作,憑借扎實的技術經驗與先進的管理理念,先后為北京APEC場館、杭州G20會議場館、北京城市副中心、廈門金磚國家峰會、青島上合峰會、中國共產黨黨史展覽館、北京冬奧村、白鶴灘水電站、全國地表水采測分離項目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提供選材、駐廠監造、環控及環境監測專項技術服務,多次獲得主辦方、當地省市政府及領導的表彰。 作為國內低碳技術服務領域先行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十年來,國檢集團以國家戰略需求為指引,聯合中石化、中科院、中標院等15家單位,牽頭承擔工信部“重點原材料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為我國五大高耗能重點原材料行業的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撐。在無機非金屬材料檢測領域,該公司歷時3年,聯合國內145家測試評價機構、匯集產業鏈上下游1026家企業資源,共同建設“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中心”,有效滿足了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重點工程在新材料質量評價上的需求,為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行業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面對多點頻發的新冠疫情,國檢集團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先后為青島博鰲亞洲論壇、青島國際啤酒節、中國服貿會等大型會議活動開展上千萬人次核酸檢測服務,以央企責任與擔當為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筑起防疫屏障。 正可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國檢集團深明此理,在全力推進“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堅決貫徹落實中國建材集團“4335”指導原則,全面強化“三精管理”建設,確保企業發展蹄疾步穩。 十年來,國檢集團通過開展對標世界一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規劃等系列活動,強化戰略引領、突出資本管控、優化產業布局,實現全級次企業“兩書一協議”簽訂率100%。此外,該公司還持續建立了多元化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在總部層面以全級次企業經營層,科技、業務、管理骨干為核心成功實施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累計激勵對象360名;在子公司層面大力推動員工持股,在試點企業認真探索超額利潤分配,實現了“引資本”與“強動力”的有機結合,開創了國家與員工互利共贏、共同成長的新局面。 十年來,國檢集團高度重視投資閉環管理,強調風險管控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圍繞投前管理前移、投中管理下沉、投后管理強化、著力打造投資管理閉環體系。通過建章建制、復盤工作法,建立健全投資標準化管理流程,創新投資并購方式方法,努力實現戰略發展與風險防控的平衡統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建設質量強國。 作為中國檢驗認證的“國家隊”,國檢集團肩負著央企和民族檢驗認證機構的時代重任。未來,他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聚焦新發展理念,秉承“公正為本、服務社會”的核心價值,加速推進構建“四全”生態型業務架構,在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上發揮更大價值,在國民經濟發展各個環節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百舸爭流,千帆競渡。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期待國檢集團能夠在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檢驗認證集團的征程中,繼續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在下一個十年交出一份更加精彩的答卷。 |
|||